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创新实力上领衔全球,吸引着世界各地人的来这里追逐梦想,当然,我也不例外。现在让我来给新移民美国的华人讲一下在美国的衣食住行。
吃
初到美国,其实基本上大部分中国人在美国都受不了西餐。尤其是男生,个人感觉(没有歧视),女性在文化饮食这方面会比男生更对美国有好感一点,也可能是因为女生喜欢甜食吧。在美国吃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我曾经在美国吃早餐吃到哭,吃的是一种带肉桂的蛋糕。不算垃圾食品,看着挺好吃的,看到许多妹子刚来美国发微信都喜欢发这些早餐蛋糕,我其实都很泪崩。还记得那天在公司吃这个蛋糕的时候。旁边一个老白过来问我,说“好吃吗?”。“好吃吗?”在西餐饮食文化里基本和英语课本上学的“你好吗?”是类似的意思。基本不是问你好不好吃,就是跟你扯淡。你去餐馆吃饭吃到一半服务员都要假惺惺的问你好吃吗?(尽管他可能觉得你并不喜欢)。一般对这种问题的回复肯定都是“好吃”,至少也是“OK”。我那天真的吃的崩溃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豆浆,稀饭,油条。根本没心情跟老外胡扯,直接说“不好吃”。那个老白的脸我现在还记得。一个中年老白,很斯文有身份的,居然愤怒了。转身直接走。他估计这辈子都没听人说过蛋糕不好吃。因为蛋糕口味不同,大家有不同的喜好,但是大多数不会觉得难吃。
美国日常的吃食基本上逃不出面食,芝士,肉,番茄酱,生菜。他们的汉堡是面包加芝士加肉加生菜,他们的pizza是面做的底加芝士加肉,他们的subway是面包加芝士夹肉加生菜。也别以为法餐有多好吃。大多数我认识的中国人也根本受不了法餐。国外的食物通常看上去好看,吃起来...反正不合咱们的口味。
不过西餐有个好处。就是吃相比较好。因为西餐一般无骨,而且很少放大块生姜这种难下口的。所以进口之后的食物就不会再出来。西餐吃起来也比较方便,携带起来也比较方便。
住
人们说吃在中国住在美国,意思是指美国人住得宽敞舒适,实际情况怎么样呢?美国人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收入选择住房,有租公寓房、租私人房和购房几种。
公寓房的条件不尽相同,但不论一室一厅或多室一厅都有成套设备,住户多为一般职工或退休老人。私人出租房也方便省事。留学生初到美国都是租房居住。驱车于绿树成荫的郊区可以看到一幢幢小洋楼,前面临道,后面庭院,多为两层,结构千姿百态,这是中产阶级住宅区,售价每幢十几万至几十万美元不等。富人家则更是单家独院,前后草坪花园,备游泳池、网球场、顾管家、仆人。穷人住哪里?美国有句笑话:寻富人到郊区,找穷人到城里。在芝加哥我见过墨西哥人、黑人的一些住宅区,多为排式建筑群,住宅拥挤,残垣断壁,年久失修,垃圾满地,目不忍睹。
美国人花钱的最大项目是什么?是购房。房屋是一般人生活资料中占最大份额的一项,也是美国人最重要而体己的投资项目。就普通家庭而言,资产的54%来自房屋,租用财产和其他房地产股份。购房可以得到许多优惠,只要有正式工作,可以向银行贷款,交够头期款(一般是房价的1/5),以后分15年或30年还清,向银行贷款购房者可以减免一定税收。所以,许多美国人终其一生最实实在在的投资就是用分期贷款的方式在他们的中青年时代付清一幢房子的钱。如果是租房居住,那么房租占普通人收入的1/4或1/3,所以,不论租房、买房,生活花费的最大项目是住。
穿
关于穿,没到美国之前以为个个西装革履,皮鞋锃亮,因此,我也曾把自己认真包装一番。可到了美国,发现他们穿着很随便,夏天T恤、短裤,冬天加件夹克、大衣类;当然说随便仅仅只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他们在正式场合十分考究,政府机关和很多公司对职员着装要求很严格。如华盛顿的白领阶层夏天必须把白衬衣塞在西裤内,并打领带,冬天在西装外穿件大衣或风衣,重要集会几乎全为西服,晚会则穿西服或燕尾服。我在麦迪逊听过一次卡特总统作报告,全场数千人全为西装革履。
男士西装不必太多,但衬衣、领带则是多多益善,因为每天早晨洗澡后必换衬衣、领带,没有足够数量备用是不行的。美国也是女性服装比男士的更求多样美观,尤其在社交场合都有着精致的各式礼服,甚至连什么服装穿什么鞋配什么首饰也很考究。首饰十分注重做工而不在于是否纯金纯银,认为服饰的意义在于艺术而并非显示金钱。美国人不为衣着发愁,妇女每年花在衣着上的消费平均为396元,仅是一般职工年薪的1.5%。1993年美国人买衣服的钱在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仅占5.4%。当然,如果追求时髦则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望其项背的,如乔治。阿尔玛尼设计的服装中最便宜的男西装要1700美元一套,最贵的妇女夜礼服要价22000美元;但季节性削价服装就能满足大众的着装需求,如一条几十美元的牛仔裤削价时几美元也能买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