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幸福很简单,每天吃饱喝足,出去尽情的撒撒欢,有着父母满满的爱和陪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撒娇就撒撒娇。
不管在哪里,过着这样日子的小孩子都是幸福的。
而美国给孩子的远远不止这些,一起来看看。
完善的法律保护
美国对于孩子的保护和重视程度众所周知。
在美国,从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司法机关到民众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当儿童权利受到侵害时,都会冲出来捍卫儿童的权益。
对儿童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以及每一个美国公民所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则。
这样竭尽全力地保护儿童,大概也是很多父母选择赴美生子的重要原因。
社区公园
在美国,每个社区都有几个公园,在公园里,基本上都是稀稀疏疏的人。偌大个干净整洁的草坪,孩子可以尽情的奔跑,放飞自己。
每个公园基本上都有小孩子的游乐设施,滑滑梯,秋千,沙坑。
这些东西本身都不稀奇,稀奇的是人少,不用争不用排队,想玩多久玩多久,可以优哉游哉的玩上一个下午还不想回家。
无论春夏秋冬,走出家门口就能亲近大自然。
看看路边的野花,捡捡树叶,骑骑车,玩玩沙子,跟我们小时候的生活一样单纯快乐。
教育资源
美国政府对基础教育资助非常大,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
美国严格执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即从小学到高中,美国均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不仅不收学费,课本也由校方免费提供,高中课本则是到学期结束时再还给学校,留给下一级学生使用。
早餐也是免费提供的,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公立系统的学校,采取的是就近上学的原则,只要是本地区的居民,都可以在附近的学校上学。
也就是说,不但租房客可以享受该学区的教学资源,就连非法移民子女也享有相同的入学权利。
最高法院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非法移民虽然身份不合法,但他们的子女不能因为父母身份不合法就受到惩罚,这些孩子也是社会的未来,有权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
除了在美国上学不需要你为钱操心之外,美国还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高中阶段学校的体育活动繁多,棒球、美式足球、篮球、体操、游泳是最普遍的运动项目。
高中的音乐活动也很丰富,有各种乐队,包括行进乐队、鼓乐队、管弦乐队等,也有广受欢迎的流行音乐、百老汇戏剧、芭蕾舞等演出团体。
除此之外,一般美国社区,都会拥有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而借阅图书和参加活动几乎全部免费,大部分由政府财政买单,不用居民掏一分钱。
一些社区还会免费给孩子们安排各类主题活动或是课程,活动几乎每个周末都有。
各种主题活动都是由社区的有识之士出钱出力促成的,而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免费参加。
贫困儿童的福利
美国号称是是“儿童的天堂”,同时也是“穷人的天堂”。
那么,可想而知,美国对于贫困儿童的福利制度也会是相当的完善。
孤儿、流浪儿童、离异家庭儿童、贫困家庭儿童、被歧视儿童、被忽视儿童、被虐待儿童、无监护人的移民儿童等各个群体都制定了法律保护机制和完善的福利保障机制。
除了保障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心理咨询、学习教育等各方面服务。
而儿童医疗保险的设置,也是政府设立的为那些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医疗保险福利的项目,以保证低收入家庭儿童也能获得医疗保险。
“无敌”的校车
美国校车在道路上享有极大的特权,当校车减速的时候,车身上黄色闪光灯会提醒过往车辆减速停车。
而当校车停下来时,车上的红色停车牌就会打开,过往车辆必须停车。
如果违反此法规的的话,司机轻则接受巨额罚款,重则判刑。校车上的“STOP”标志牌,对于整个美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必须令行禁止的标志。
此外,校车必须由专业的厂商制造,质量高、造价昂贵,并且素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的称号。
而且,美国校车司机的驾照也是最高级别、最难考的。
免费图书馆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图书馆,这也是孩子们最爱的地方。
图书馆里设有专门的儿童区,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玩积木,玩拼图,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图书馆做作业。
每周图书馆都有故事时间,不同年龄段都有,一般半个小时,会读故事书,听音乐,跳舞。听完故事还画画(一般是小孩涂颜色)。
关键是这些都是免费的!
孩子每次背一大包书回家是图书馆很常见的现象。
可以说图书馆是一个孩子不可或缺的活动场所,也是孩子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
有这样的地方,孩子哪会不喜欢,孩子哪能不爱上读书?孩子怎么还会花那么多时间在电视或平板上?
这里的孩子3岁左右,基本上都去上daycare了,相当于咱们国内的幼儿园。
这里的幼儿园除了价格贵点,其它都挺好,孩子们在学校里基本上都是放飞自我的模式。
他们每天画画,做手工,玩游戏,把所有要学习的东西都融入到玩乐中。
孩子们非常喜欢,上了小学之后,学校依然使用这种学习模式。
保护儿童不受虐待
美国法律上确立的儿童虐待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精神情绪上的虐待、肉体上的虐待、对儿童照料上的忽视、和性骚扰或性侵害等。
美国对儿童虐待的定义规定得非常严格,虐待的种类也划得很细。有种说法形容得很准确,美国的孩子,不属于父母,而是属于国家的。
一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你将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一种是通过刑事司法制度给予刑事制裁;另一种是由民事司法制度规定一些民事措施,具体指儿童福利制度。
对于那些可能通过资助后会更好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就采用资助方式改善儿童的家庭环境,从而使儿童避免被虐待;
如果不能通过资助实现这些,可以采取合法、合理的措施来为那些受到伤害的儿童寻求一个替代性的家庭环境。
通常情况下,有三种裁决:一是允许政府把孩子从亲生父母身边带走,二是允许孩子继续留在父母身边,三是终止父母抚养孩子的权利,由他人收养。
美国除了对“虐待儿童”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制裁,对于其监督和预防的条例制度也十分完善。
联邦政府首先出台了“儿童虐待防止和治疗法”的条款,各州随之根据这条法律对虐待和忽略儿童的解释制定出了本州的相关法律。
要求保育教育、心理咨询师、医生、执法、和社会工作者等与儿童相关的职业人员若是怀疑存在“可能的孩子虐待和忽视”的话,必须报警或者联系儿童保护组织,知情不报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