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高调宣布了一项名为“金卡”的新移民政策——外国人只需投资500万美元,即可直接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并最终入籍。
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全球关注,被外界解读为“美国身份明码标价”“富豪专属移民通道”。
这一计划究竟如何运作?它为何取代了已有35年历史的EB-5投资移民?对普通移民和全球经济又意味着什么?

一、政策核心:500万美元“买身份”,无需创造就业
特朗普将“金卡”定位为“绿卡的升级版”,称其“更尊贵、更高效”。根据公开信息,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
1. 投资门槛大幅提高:申请人需向美国政府或指定项目投资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远超此前EB-5签证的最低80万-105万美元要求。
2. 无需创造就业岗位:与EB-5不同,“金卡”取消了“必须创造至少10个就业岗位”的硬性规定,仅强调投资者需“为美国经济做贡献”,如纳税和雇佣人员。
3. 快速入籍通道:持“金卡”者可享受与绿卡相同的权利,并直接获得申请公民身份的资格,流程更简化。
4. 取代EB-5签证:特朗普政府称,EB-5项目存在“欺诈和低效”,而“金卡”将提高审查标准,确保申请人是“世界级优秀公民”。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声称该政策无需国会批准,计划在两周内启动。若推行成功,这将是美国移民政策数十年来最激进的调整之一。

二、动机解析:填补财政赤字,吸引全球富豪
特朗普力推“金卡”的背后,既有经济考量,也有政治意图:
1. 缓解债务危机
美国联邦政府2024财年财政赤字高达1.8万亿美元,国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
特朗普在发布会上算了一笔账:“若卖出100万张金卡,可获5万亿美元;卖出1000万张,债务问题迎刃而解。”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更直言,资金将直接流向联邦财政,用于减赤。
2. 争夺全球财富与人才
特朗普称,“金卡”瞄准的是“富有且成功的精英”,他们“会花大钱、缴重税、雇员工”。
这一策略与近年来新加坡、葡萄牙等国的“黄金签证”竞争逻辑相似,但门槛更高,目标直击顶级富豪。
3. 延续移民政策改革
自2024年竞选以来,特朗普一边收紧非法移民政策(如加强美墨边境管控),一边为合法移民“开绿灯”。
“金卡”的推出,被视为其“选择性开放”移民战略的延续。

三、争议与挑战:合法性质疑与潜在风险
尽管特朗普信心十足,但“金卡”计划面临多方质疑:
1. 法律程序存疑
EB-5签证由国会于1990年立法设立,若要彻底废除或修改,需国会批准。2022年,拜登政府曾推动EB-5改革并延长其有效期至2027年。
特朗普坚称“无需国会批准”,但法律专家认为,绕过立法机构单方面推行“金卡”可能引发诉讼。
2. 加剧社会不平等
批评者指出,“金卡”本质是“出售国籍”,将移民权利与财富直接挂钩。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能加剧财富集中,背离EB-5“创造就业、促进区域发展”的初衷。
3. 欺诈风险未解
尽管特朗普政府强调“严格审查”,但EB-5项目此前屡曝资金挪用、虚假项目等丑闻。若“金卡”资金流向不透明(如直接进入政府账户),可能滋生新的腐败。
4. 地缘政治争议
当被问及“俄罗斯寡头是否有资格申请”时,特朗普回应:“当然,他们是很棒的人。” 这一表态可能引发美国国内对“金卡”沦为权贵洗钱工具的担忧。
四、对移民生态的冲击
1. EB-5申请者何去何从?
若“金卡”取代EB-5,现有EB-5申请人可能面临两种选择:追加投资至500万美元,或接受更长的排期(目前EB-5积压案例已超10万)。
2. 中产移民通道收窄
EB-5原本为中等富裕家庭提供了移民美国的可能性(如投资80万美元至农村地区项目),而“金卡”直接将门槛抬高至500万美元,中产阶层或被迫退出竞争。
3. 全球人才竞争升级
“金卡”可能吸引更多富豪选择美国,冲击其他国家“投资移民”市场。例如,欧洲多国的“黄金签证”门槛仅在25万-200万欧元之间,美国此举或迫使其他国家调整政策。

特朗普的“金卡”计划,既是美国财政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也是全球人才与资本争夺战的白热化缩影。
当国籍成为商品,移民政策成为经济工具,其背后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必将引发更深刻的讨论。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道“金色大门”或许永远遥不可及,但它所折射出的世界格局变迁,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